有所謂山梨者,昧極佳,意頗惜之。漫用大甕儲數百枚,以缶葢而泥其口,意欲久藏。旋取食之,久則忘之。及半歲后,因至園中,忽聞酒氣熏人。疑守舍者釀熟,因索之,則無有也。因啟視所藏,梨則化之為水,清冷叮愛,湛然甘美,真佳醞也。飲之輒醉。回回國葡萄酒止用葡萄釀之,初不雜以他物,始知梨可釀,前所未聞也。
(《癸辛雜識》)
沈次卿者,吳興人,待制之后,常登趙節齋之門。趙尹京使,提督十三酒庫,課以增羨,人無怨咨。常言比較自有捷法,既不害物,自可沮勸。其法:使拍戶于本府人錢,給由詣諸庫打酒,仍使自擇所向。遇比較則萃諸庫,而視其所售之多寡,取其殿最之尤者,加之賞罰,誡令不煩,激勵自信,真不易之良法也。
(《癸辛雜識》)
上一篇:軼事傳聞任品潭——《桂海虞衡志》
下一篇:軼事傳聞任品潭——《古今酒事》